(49人评价)
HCNA-r&s-v2.1——肖凯

HCNA

价格 ¥ 600.00

IEEE 802.3 ISO OSI TCP/IP 面向连接 非面向连接 PDU SEGMENT PACKET FRAME ETHERNET OUI

[展开全文]

分层模型-OSI

1应用层: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

2表示层:数据格式转换,数据加密

3会话层:建立,管理和维护会话

4传输层:建立,管理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

5网络层:IP选址及路由选择

6数据链路层: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

7物理层:比特流传输

TCP/IP

应用层,传输层网络层,网络接口层

  MAC地址十六进制 单播从左往右第八位是0 主播从左往右第八位是1  广播全是F

总结

上层协议的确定

帧头的Type值0x0800就是IP,0x0806是ARP,86ddIPV6

 

[展开全文]

协议栈:协议的集合

定义和管理数据转化规则

osi优点:

1.提供了不同厂商之间的兼容性

2.促进了标准化工作

3.结构上进行了分层

4.易于学习和操作

比特(byte)=位

二进制-脉冲信号-光信号之间转化为编码

对端收到后会解码

[展开全文]

面向连接:TCP

非面向连接:UDP

组播(目的)mac和单波mac地址区分,第一个字节第八个比特值为0表示单播,为1表示你组播。

[展开全文]

OSI参考模型

上层协议

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 

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 加解密,解压缩

会话层 建立维护管理会话链接 不同设备中的通信由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

下层协议

传输层 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连接 提供面向连接(三次握手)TCP或非面向连接UDP的数据传递

网络层 IP寻址和路由器选择 提供逻辑地址 ,供路由器选择路径。 

数据链路层 控制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信

将bite组合成帧,使用链路层地址( 以太网MAC地址) 差错检测(检查帧的正误)

物理层 比特流传输(编解码的过程)

TCP/IP模型

应用层 数据 PDU

传输层 数据段 Segment

网络层 数据包 Packect

网络接口层{数据链路层(加帧头尾) Frame,物理层 电平信号}

以太网2帧格式(传递用户):D.MAC(目的MAC 6B)S.MAC(源MAC 6B) TYPE(上层类型 2B)data(46-1500B) FCS(检查帧正误 4B)64-1518B 

>1518吧小巨人帧 

<64b碎片帧(病毒/木马)

Type 0*0800 ipv4 0*0806 ARP .*86DD IPv6

IEEE802.3:D.MAC S.MAC LENGTH(2B) LLC(不同代码表示上层协议 3B) SNAP/SAP(帧格式 5B)data(3B-1492B) FCS 

Length/Type >=1536(0*0600) 以太2

Length/Type <=1500(0*05DC)IEEE802.3

MAC :OUI(24B序列号) 供应商自己分配(24B)单播二进制第八位为0组播为1,广播全F;

 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授课教师

网络技术专家

课程特色

视频(56)